一级方程式赛车(Formula One,简称F1)是由国际汽车联盟(FIA)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,全名是“一级方程式锦标赛”。
F1被很多人认为是赛车界最重要的赛事,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体育运动,其赛车往往采用汽车界最先进的技术。F1每年会举办一系列的比赛(例如2005年有19站比赛),比赛场地是全封闭的专门赛道,或者是临时封闭的普通公路赛道。每年约有10支车队参赛,经过16~20站的比赛,来竞争年度总冠军的宝座。F1赛车发源于欧洲,但今天它也风靡全球。
F1的命名
为了公平性与安全性,赛车运动的主办者会制订赛车的统一「规格」(formula,或也可解释为车辆设定的「公式」),只有依照规格制造的赛车才能参赛,这种赛车便称为“方程式赛车”。F1是FIA制定的方程式赛车规范等级最高的,因此以1命名。其他还有各种等级较低,也比较不受注目的赛车规格。值得注意的是比赛名称中的「Formula」代表的是「规则」(rule)的意思,与数学的方程式并没有实际关系,但由于中文环境中最早接触此名词时翻译为方程式,在多年的使用后已成为约定成俗且广为接受的译名。由于这比赛在全世界的高知名度,纵使简称作「F1」也通常不会造成误解,而在许多其他领域的竞赛中,也常见到将最高等级赛事命名为「F1」的例子,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竞艇锦标赛(F1 Powerboat Racing)。
F1赛季
F1赛车的一个锦标赛(Championship)代表一年份的赛季(Series),而每一个赛季中又包含了许多站的分站,称为「大奖赛」(法文:Grand Prix,也常被直接音译为格兰披治大赛),格兰披治大赛原本在法文中的意思是「高额的奖金」,但因为这名词经常被使用在各类竞赛上(并不一定是车辆运动竞赛,或甚至连运动类竞赛外的领域都有使用到)而广为人知,因此今日纵使只是直接称呼为GP,通常人们也都能理解是代表一个竞技比赛场次的意思。
F1的大奖赛举办地点遍布全球各地,号称除了南极洲之外范围广布各大洲的世界性运动,但实际上它通常比较被看作是一种欧式的车辆运动竞赛。不过由于近年来碍于欧洲日渐抬头的反烟害运动(香烟生产厂商向来是F1运动的最大赞助团体)与为了增加更多的收视观众群,FIA也积极地寻求让F1出走到亚洲与美洲等其他地区的机会,增加在欧洲本土以外的举办场次。
F1大奖赛
大奖赛是一个比赛场次,因此它还必须有个实际进行比赛的场地,一个赛道。通常,大部分的大奖赛都有其传统上长年使用的赛道,但也不是必然,有些比较特殊的大奖赛可能会每年或每几年就改变一个场地进行,或在不同的几个场地间轮流。
虽然大奖赛通常都是使用国家的名字,但也不保证该赛事一定是在挂名国的境内举办,举例来说,圣马力诺大奖赛事实上并不是在圣马力诺公国的境内举办,而是在意大利境内的伊莫拉赛道(意大利文全名是Autodromo Enzo e Dino Ferrari Imola,安佐与狄诺·法拉利-伊莫拉赛道)进行,起因在于意大利境内每年都会有两场固定比赛(另外一场是意大利大奖赛),因此借用邻近的圣马力诺公国之名以兹区别。有时也会有同一个赛道曾经举办过两种不同名字大奖赛的情况,例如位在德国境内的纽伯灵赛道(Nürburgring)就曾经是卢森堡大奖赛(另一个挂其他国名的分站)与欧洲大奖赛(经常在几个不同国家之间轮流举办)的举办场地。
长久以来各国烟商一直是F1赛事最大的赞助商,但自2005年10月起欧盟禁止烟草广告的法令对F1生效之后,烟草商全面退出F1广告市场。通讯、计算机软硬件等高科技产业、酒类生产商与金融业成为接续烟商之后,最主要的赞助来源。
F1的历史
F1锦标赛是有着漫长历史的世界级赛车运动。F1的前身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举行的欧洲大奖赛。二战结束后随着机动车赛的重新建立,F1锦标赛最终在1950年正式开赛。
1950年,第一场F1由FIA于英国银石赛道上举行。1970年代是F1的瞬间加速期,空气动力学套件加涡轮增压引擎,使得赛车速度激增;1980年末开始引进的电脑科技使得赛车的油门、离合器全部由电脑自动调控;1990年代是F1的“自动化”期。然而赛车运动的乐趣在于选手的技艺,而非赛车的机械。某些批评家认为赛车的机械运作过度仰赖计算机,会便宜了技术欠佳的选手。因此比赛的主办单位也经常修改规则,藉以降低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。
F1中国大奖赛介绍
第一梯队:
A看台:
发车、冲线、进站、颁奖,F1大奖赛的所有精彩尽收眼底,主看台上层更能远眺赛场另一端的高速组合弯7 8 9 号弯;
第二梯队:
H/K看台
位于大直道尾端,搭配著名的发夹弯,是理想的超车地点,对车手的操控与走位,进攻与防守都有极高的要求;独占24%的超车与事故数量;F1赛车在直道的末端达到7档300公里以上的速度,之后在入弯前150-100米以内(取决于车手的刹车时间点选择),车手将大力刹车,减速至3档进14号弯,并在2档80公里左右的速度出弯,在15号弯加速向最后一个弯道挺进。
这里的赛车走线非常有讲究,车手在进攻与防守时,要灵活的选择刹车点与油门控制,操控赛车走出靠内或靠外的线路,而为了在下一个弯角也就是向左的16号弯争取到有力的内线位置,在14号弯要么冒险延迟刹车,从外线超越对手,然后守住赛车线;要么比对手提早刹车,提前从内线入弯,利用出弯时的加速度超越对手,并且要尽量向左封住对手的赛车线,以免对手在16号弯用有利的内线位置反超回来。这些操控都要求十分精准,稍有闪失,就会成为14号弯的下一个被超越或出现事故的案例。
相信在F1改革规则以增加超车的背景下,将有更多精彩的场面。
B看台
位于发车区直道尾端,可观看的区域包括123号组合弯的入口,车队必争之地,三个弯道占有28%的超车与事故数量。
赛车在经过主看台前的直道后,在这里减速,以4档进入第一弯,由于1号2号弯的弯心距离很长,车手要不断调整油门控制,以确保赛车走在有竞争力的线路上。在从2号弯进入3号弯时,更要将车速降至2档100公里左右。这里的赛道环境十分复杂,赛车从进入1号弯就开始爬坡,而2号弯与3号弯的交界处也是爬坡的结束和下坡的开始,整个3号弯、4号弯的高度落差可以达到7米,想象驾驶赛车以100公里以上的速度下坡并分别通过一个向右(3号)和向左(4号)的急弯,车手说感觉在开飞机俯冲就一点不为过了。这里对赛车的轮胎和悬挂都有很高的要求。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手超越。06年舒马赫超越阿隆索和费斯切拉,拿到排位第一的经典战例都发生在这里。 全新的空气动力套件和光头胎能否在这里更加如鱼得水,我们拭目以待。
上海国际赛车场简介
上海国际赛车场是上海国际汽车城营造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选址在嘉定区安亭镇东北,距安亭镇中心约7公里。东至漳浦河,西至松鹤路、东环路,南至宝安公路,北至规划中的郊区环线高速公路,总面积约5.3平方公里。
上海国际赛车场由赛车场区、商业博览区、文化娱乐区和发展预留区组成,其中赛车场区主要包括赛道、赛场指挥中心、医疗急救中心、新闻中心、安检中心、赛车改装中心、赛车维修区、看台设施、赛车防护设施、直升机停机坪、燃油供应站、油库、赛车学校、停车场等。商业博览区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和赛车博览馆。文化娱乐区建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,有健身运动设施、电影院、舞厅、酒吧、高级酒店、宾馆等。发展预留区为进一步拓展作储备用地。
上海国际赛车赛车场赛道总长度7公里左右,由一级方程式赛道和其它类型赛道组成。一级方程式赛道长度约5.3公里,宽度12至18米。赛道整体造型犹如一个翩翩起舞的“上”字。它既有利于大马力引擎发挥的高速赛道,又具有挑战性、充分体现车手技术的弯道。除了部分与F1赛事共用外,还可以举办各类不同的赛事。赛车场设计看台规模约20万人,其中带顶蓬的固定看台约有5万个座位,其余为坡型露天看台。
上海国际赛车场的交通十分便捷,现东有沪嘉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嘉金高速公路,西接嘉黄公路,南连宝安公路及沪宁高速公路;北有规划与赛车场同期建成的郊区环线高速公路;2010年轨道交通11号线也将全线通车。赛车场距虹桥国际机场约25公里,距浦东国际机场约55公里。举办大赛期间,通过上述交通网络即可将上海国际赛车场与上海市中心、江苏省及浙江省相连,进而辐射到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。
上海国际赛车场于2002年动工建设,并已与国际汽联签定了2004-2010年F1大奖赛中国站的举办权。赛道和主副看台已在2004年3月前完成赛道主体工程,并接受国际汽联的验收。
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的总长度为5451.24米,具有7处左转弯道及7处右转弯道。平均时速205公里。最长的直道长度为1175米,位于弯道T13和T14之间。赛道的宽度在13-15米之间,一般为14米,在弯道处加宽到最大20米(弯道T14/T15)。
其他有特色的赛道设计为:螺线型收缩的弯道(弯道T1到T3),其半径从R=93.90米变为R=31.8米,故进弯有多条赛车线,舒马赫曾于2006,在此这里利用不同的赛车线,超越阿隆索,并获得了他最后一个分站冠军;螺线型展宽的弯道(弯道T11到T13),其半径从R=8.80米增加到R=120.55米;还有两处急转弯道,曲线半径分别为R=18.70米 (T6)和R=10.07米(T14)。
赛道轴的最低点,其绝对标高为+4.50米,最高点处是位于弯道T2上,绝对标高+11.24米。最大上坡坡度为3%,最大下坡坡度为8%。整个赛道是由弯道、直道和一些上下坡道组成,其在最长直道上(T13和T14之间)的最高允许时速为327公里/小时,并且在窄弯道处要求制动到87公里/小时的时速,给观众带来一种赛车运动所特有的激烈、紧张和刺激的感受。